2014年共修筆記

〈輪迴心〉

以輪迴心,生輪迴見,入於如來大寂滅海,終不能至。
我們以輪迴的心,生起輪迴的知見,我們以生滅的心,生起生滅的知見,這樣終究無法入於如來的大寂滅海。 最高,最深,最透徹的智慧,是無法以言語來表達的,也不是思考、符號所能表達的。因為這些言語、符號都是有分別的,以分別的知見,就無法入於如來大寂滅海。 我們不斷地學習這些分析、推理的概念與知識,雖然帶來了生活的進步,卻不能讓我們了知如來無上的智慧,因為羅輯推理、分析歸納,都是在分別,都在檢擇,都是輪迴的知見。 佛法、修為,與讀書多寡、與身分地位無關,而是與心有關,要用心去領受,而不是從外在的表相去分別。 你可曾享受過平靜的快樂?你能否分分秒秒處於安定平靜自在的狀態呢?好好地面對你的自心,平平靜靜,自自在在,你才能漸漸地,流入如來大寂滅海。
(2014/01/03)



〈輪迴生死的原因〉

雲在飄動,好似月亮在運行;船在河中行,好似水岸在移動。
一切世間的始終、生滅、前後、有無、聚散、起止,都在眾生的念念相續中形成,不斷地在心中往來出現,使眾生有取有捨,這些都是輪迴生死的原因。
雲在飄動,看起來好像月亮在動;船在河中航行,看起來好像水岸在移動。因為眾生只見到表相,在念念相續中成形,而有取有捨,所以造就世間一切有始終、生滅、前後、有無、聚散、起止…這都是造成輪迴生死的原因。
所以我們要學習捨、學習付出、布施,積極地過活,看到這世相生成的一切,看到一切法無自性,無生。然後磨練自己,學習付出你的生命,在付出中面對自己的問題,改變自己,放下自己,才能走上解脫之道。
(2014/01/10)


〈輪迴〉

在輪迴的生命中,身心之間交互作用,心被不同的幻相所牽引,我們對這些幻相的反應,決定了身體的際遇,而這又反過來塑造和影響心的活動,這個過程連續不斷地進行,一生又一生,彷彿遙無盡期,這就是輪迴。
當我們回首這一生,就像連續劇一般,重覆不斷地上演一樣的劇碼和問題,所以要努力修學。但進了這個門,問題並不會減少,只有看你自己的內心,看你自己的問題,去改變自己,才能獲得解脫。
宗教真正的本質是反省、檢討你自己,進一步昇華自己。
要突破你自己的限制,不斷超脫,看見自己的生命、內心,改變你的生命狀態,糾正自己的諸多問題,彼此共勉。
修學就是要面對,每一步都艱苦,但更要修學,你若事事順利,就不會懂得珍惜了。
信仰是件嚴肅的事,人生也不見得如預期,但想想這是否為自己要的地方,是否為自己要加入的團體呢?用你的心好好去體會。
(2014/01/17)

〈覺照〉

如果鏡面汙濁蒙塵,就不能有效地反射,鏡子前面的物不會清晰地映現,一旦掃除了灰塵,鏡子即可再度如實地反射影像。
覺者的心,因為清除了煩惱,就像一面乾淨的鏡子,清清楚楚地覺照。
覺者的心,因為清除了煩惱,就像一面乾淨的鏡子,可以清清楚楚地覺照。我們要學習如清潔鏡子一樣,減少自己的煩惱,讓自己愉快一點,你若還有不愉快,就好好地覺照自心,看見那個灰塵,清除那個汙染你的灰塵。
修學的人不能只是繳繳錢、參加法會,回家後又重蹈覆轍,重複一樣的煩惱。我們一定要在修學中看到自性,看到那如如不動的自性,安住在修學之中,堅住、勘忍。
(2014/02/14)

〈佛性〉

佛性「虛空性故,常不動故」。 佛性不是物質,它是空的,所以不能說它存在,但空並不意味著它不存在。 佛性是超越了生與滅的無間輪轉,不動亦不變。
(2014/02/28)

〈佛法的正知見〉

佛法的正知見有三個基本法則:
1.因緣法: 所有的事物皆是虛幻而無自性的,完全依因緣而生,這是因緣法。
2.因果法:因與果在時間上環環相扣,以至於過去、現在及未來的一切造作,都無法與各自的因果分開,這是因果法。
3.中道:執著有或執著空,都是虛妄錯誤,唯一的道路,只有離於一切執著的中道。
(2014/03/14)

〈變化不息〉

我們的確以某種形式存在著,但我們的存在不是靜態的,而是變化不息的。
今生之前,我們已經有過無數生,死了之後還會繼續受生;我們出生、老去、死亡,然後再度出生。
因此,我們必須好好留意自己的生活,因為我們所做的一切,都會影響到自己。
(2014/03/21)


〈自我〉

緊抓著「自我」的觀念不放,貪著的愛和欲望也就持續不斷。
只要還以自我為中心,就會在生死中繼續輪轉,解脫也就如此的遙不可及;只要我們仍然被激情及自我中心的愛與欲所驅策,就會繼續造業,繼續在生死之中流轉。
(2014/03/28)

〈性空〉

生死本來性空,而眾生卻「往來生死」,生死不了。
色聲等本來性空,而眾生為境所縛,於是今生後世,不斷「受諸苦惱」。
在如幻畢竟空中,苦苦不已,生生不已,而不自覺為性空,從空而得解脫。
〈此段文自從寶積經摘錄,一切本來沒有生死,因為生死性空,但眾生卻執著生死,往來生死,不斷地輪迴。
色生香味觸..也是本來性空,但是我們被境所綑綁,以假為真,於今生後世不斷地受種種苦惱,在這樣如幻的空性中,生死苦惱不已,無法覺知到性空,而從理解空性的智慧中獲得解脫。
要覺知空性,必須靠時時刻刻檢視自己而來的,我們修行,是修正自己的身口意,這一切的修正,也是從檢視(觀照)而來。〉
(2014.4.11)

〈顛倒心〉

心如吞鉤,苦中生樂想故。
是心如夢,於無我中生我想故。
心如蒼蠅,於不淨中起淨想故。
(2014/04/18)

〈佛性〉

如果我們能正確使用方法修行,不被世間的現象所轉,我們的心就不會動,也就不會被貪、瞋、癡三毒所影響,三毒就此消失,留下的就是佛性。
當心不動時,無明就不復存在,唯有佛性仍在。
(2014/04/25)

〈眾生有兩種障礙〉

1.第一種是理障,與正知見和對於佛法的接受與否有關。
2.第二種是事障,是由於我們的理解而起的身、語、意的活動。
3.無法瞭解或接受佛法的觀念,這是理障;無法依佛法來行動,這是事障。
4.能完全袪除這兩種障礙的人,即成佛道。
(2014/04/26)

〈人性〉

人性卑微軟弱,唯有放下私慾,仰賴宗教教化,無限的善與愛,才能無所悔憾,無所畏懼。
(2014/05/02)

〈真如心〉

真如心,法界身者,本亦眾生源所覺地,但為眾生迷故,執四大假合之身六根妄動之心為我,故如取眾海之一漚,而捨大海之無邊,於是身有生死,心有迷惑煩惱。
(2014/05/09)

〈常住涅槃〉

世間有情的所以無覆、無護、無依,就是因為一切在不息的變化中,沒有究竟歸依處,也就沒有究竟安隱。
如證得常住涅槃,即得究竟的歸宿,身心絕對的安樂,再也沒有恐怖了。
如風雨得到蔭覆,危難中得到保護,孤苦零丁時得到依止處。
但這不是說,佛為眾生的依護,是說常住涅槃,為無常世間的依怙。
(2014.5.16)

〈重新認識世界〉

從妄心入手,認清由此展現虛妄世界。
凡夫為無明所迷,不見真相,所以會以苦為樂,認假為真,把無常當做恆常,把現象當做本質。
這就需要重新認識世界,漸教的修行會側重說無我,幫助我們認清現在這個迷惑系統的本質是苦、無常、無我的。
(2014/05/23)

〈輪迴〉

偏差的心念引起負面的情緒, 負面的情緒導致不當的行為,
不當的行為形成不良的習慣, 不良的習慣做成失衡的人格,
失衡的人格決定不幸的際遇, 不幸的際遇加強偏差的心念。
(2014/05/24大悲懺開示)

〈菩提〉

菩提的涵義可分為兩個部分:
1.捨棄了一切應當捨棄的東西,比如惡業、罪障等。
2.圓滿獲得了一切應當獲得的東西,比如智慧、功德、法性等。
將這兩部分的涵義結合在一起,菩提便是圓滿捨棄、淨治一切罪業、罪障等應當捨棄和淨治的東西,同時也圓滿獲得一切智慧、功德乃至究竟法性等應當獲得的東西。
(2014/05/30)

〈自心〉

佛法修行的重點不在別處,而是在我們的心。 開悟固然不離自心,成佛也要靠心體証,因為成佛不是成就外在的什麼,不是職稱,不是地位,不是功夫,而是對諸法實相的究竟通達、對一切眾生的平等慈悲。 而修行是從內心入手,完成生命的覺醒解脫。
(2014/06/06)

  • 1
  •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