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共修筆記

〈緣起性空〉

「空性」概念並非一種虛無主義,而是表示一切事物都缺乏一種本有不變而恆常的本質,無一物獨存而永遠不變。
萬物的生起,皆由於一套不斷改變的因緣,這種洞見就是「相互依存」,亦是「緣起性空」。
萬法因緣生、因緣滅,世事的變化無常,證明了萬法性空的本質;萬法性空的緣故,透過因緣法則,顯出萬物在千變萬化中,彼此相互依存的關係。
空性的概念,並非是一種虛無主義,而是緣起於空性,萬有才能運作,依著因緣和合的條件,產生一切自然變化的現象。緣起性空,一切法皆會改變,即使積聚深厚的因緣,最終還是會消散成無。因此,沒有一件事物能單獨永恆的存在,無常無我,互依互存,是萬法的特色。
這個世界,一切都在改變,沒有永恆不變的道理。人生要勇於面對,只要是好的改變,改變沒有不好。如果一個人,從生到老都是一個模樣,生活無趣了無生機,生命也會暗淡無光。隨順因緣,世相如是,你我只是相互依存在這個世間。
(2013/01/04)













〈我執〉

一般人都喜歡別人聽我們講話,而不太喜歡聆聽別人說話;就算聽到別人講話,其實也往往聽的只是「自我」的解讀而已。
因此,順我心的人其實是自己,違逆我心的人也是自己,像這樣的人,不知不覺就是活在我執的世界。
我們都喜歡別人聽我們說話,但卻不喜歡聽別人講話,因為我們有一個自我的概念,以為我才是對的,別人都是錯的。就算我們聽到別人講話,不是當耳邊風,就是以自己的理解去聽,選擇你想聽的,選擇你以為的,所以往往聽到的只是自我的解讀而已。
同樣的,不想聽的也是你自己心中所起的成見,你心中所起的排斥感。因此,順心是自己,違逆也是自己,這一切都是自己意識的作用,不知不覺中,我們就活在我執之中,逐漸地強化我的概念,而無法自拔。
要怎樣解決呢?就是自我觀照,解決自己的問題。
現在的人一天到晚接受到的資訊太多,比較心就越大,煩惱也越多,就算進寺院,煩惱也不會減少,只有看到自己的問題,改變自己,才能減少煩惱。
你的煩惱如果還很多,代表你的修學還沒有進入到骨髓裡,你應該更努力面對你的內心。
(2013/01/11)










〈概念與界限〉

在我們的生命中,無時不刻都在接受訊息,看得到、看不到的,感受到、感受不到的,每天都在處理一大堆的問題。我們此生為了生存,眼光常常集中在某個焦點上,而成為一種習慣(也就是第六識的作用),我們會放大意識的作用,而忽略很多很多的東西,因此,生命便不能全面被觀照。
這就是我們被養成的習慣,於是我們開始專注於某些相貌,這就是分別,就是假相。例如當我們喜歡一個人,他的不好都可以被忽略或美化,什麼都是好的;當我們不喜歡一個人時,什麼都不好,優點也被解讀為缺點,缺點被放大為罪大惡極。
這就是分別心,來自於第六識的作用(心所法),這一切都與我們的見聞覺知、生活習慣、經驗、知識有關,我們有了自己的想法,有名言概念,這些概念都來自第六識。
我們漸漸習慣這個焦點模式,人生就是如此,每個人都不同,每個人都無法契合,都被這個從小灌輸而逐漸生成的名言概念左右。這些概念框住了我們,我們動身發語都被第六識所影響。當你的名言概念產生了,你的界限也就產生了,視野也就窄化了,被框限住了。
我們的概念越多,限制就越大,一天一天越來越不快樂。概念也模糊了我們的視野,你只想看你喜歡看的,不想看你不愛看的,生命就會產生問題。為了適應這個社會,為了生存,為了印證,為了快速了知,為了快速掌握,就有了我見。這個框架,就成為我執。
打不破的框架,一直限制你,你的問題就不斷產生,你沒辦法一下子轉變成快樂的,除非你打破了這些概念。
要看到你的心,打破這些框架,並不容易。
但我們要知道,就是這些我執我見造成問題。
「人的紛爭來自我見與概念,不好的溝通就是五濁惡世。」
千萬不要小看了日常生活中的修學,要學習打破這些造成我見、我執的概念。
(2013/02/01)

〈現實人生〉

我們應該用更真誠的眼光看待基本生活,看待支持人生的基石。
應該多思考、多反省、多用心改善,在基本生活中注入更多知性與感性的元素。
因為食、衣、住、行是我們生活的基礎,讓我們走過現實的人生。
我們今生是個凡夫身,在思想範疇中,講很容易,但落實卻很困難。即使是出家師父,仍需面對生老病死,無時不考驗著我們生命的韌性與耐性。
要時時刻刻活在生命中,是很難的一件事。我們修行、做事,卻常常沒有與事情發生關係,沒有作意在事情上;生活也是一樣,沒作意在生活上;對生命就變成沒有用心用命,如果是這樣,修學是沒有用的。
因此,我們應該用更真誠的眼光看待基本生活,看待支持人生的基石。
應該多思考、多反省、多用心改善,在基本生活中注入更多知性與感性的元素。
生活要有感性與理性。感性如信仰,去思考什麼樣的宗教才是你要的,我們如何去感動人,如何讓更多人、更多年輕人願意接觸佛法?
理性就如生病要看醫生,而不要成為一個四處求神問卜、卻不願意看病拿藥吃的人,到時沒效又怪佛菩薩,這就失去理性了。
修學的人,不要只活在空靈之中,因為食、衣、住、行是我們生活的基礎,要盡力去維護家庭,把佛法落實在生命中,讓家人朋友、大家都歡喜,因為生命中的點點滴滴都是修行。
把佛法落實,讓我們走過這個現實的人生。
(2013/02/22)

〈佛陀古道〉

1.修行是引導我們如何去過生活,去感受生命。是教導我們如何去撫平我們心事的「心事」。
2.修行是開發我們的心,從「專注警覺」到「事事覺察」,到「正念覺知」,再到「清醒明覺」,最後「解脫自在」。
3.這是一條佛陀古道,是一條從「纏」到「禪」的成佛之道。
一般修行不是一下子就了生脫死,生命仍會不斷地輪迴。到此,我們要學習佛陀的古道,這條道路是引導我們去過生活,去感受生命,也是教導我們撫平心事的,心的事情。
也就是用心去過生活,去感覺。不用心是不行的。
工作順利、家庭和樂,才是修行。你若修行,工作不順、家庭不和,這連修行都談不上。
因為修行是教導我們看內心,去撫平你內心的不足,去改善你生命的一切問題,因此,修行美好的,不是硬梆梆的事。因為美好,所以修行要趁早。
一切的美好,都是從心展現,所以佛陀教導我們去開發我們的心,從「專注警覺」去看自己的內心,到「事事覺察」細微地看到自心的起滅,進一步到時時刻刻「正念覺知」,再到「清醒明覺」的狀態,最後「解脫自在」。
這是一條佛陀古道,是一條從「纏」到「禪」的成佛之道。纏是染心,內心糾葛。禪是清淨無染,內心清楚明白,沒有分別,任運自在,能帶領我們走向成佛之道。
(2013/03/01)







〈四種安樂行〉

1.身安樂行:要求做到忍辱、柔善、不急躁、不執著。經常修養心性,做到正覺正悟。
2.口安樂行:要求不對他人說三道四,搬弄是非。
3.意安樂行:要求根除嫉妒、奉迎、欺騙之心,不得為別人增添煩惱,對眾生心起平等,對佛菩薩深心尊敬。
4.誓願安樂行:要誓願常行菩薩之道,要懷著大慈大悲之心,去引導拯救苦難的眾生。
這四種安樂行,摘錄自《大乘妙法蓮華經》:
1.身安樂行:我們的身要柔軟、善行、不急躁、不執著。許多修行的人,一直看不到他們的柔和,這樣的心會安樂嗎?觀照一下自己的身體,你的身行安樂嗎?你有放輕鬆嗎?經常去看自己的內心與身體,修養心性,做到正覺正悟。如果你的身不安樂,能做到正覺正悟嗎?我們的心不安樂,就常會做錯事,心很急,動作很快而粗糙,心也隨著外境而轉,這樣身會安樂嗎?當你做不到,更需要來共修,努力改變自己。
2.口安樂行:要求不對他人說三道四,搬弄是非。我們此生若不能好好修學,盡可能不要結惡緣,不造口業,好好地當一個人,得到別人的祝福,帶著內心的飽滿而離開。
3.意安樂行:要求根除嫉妒、奉迎、欺騙之心,不得為別人增添煩惱,對眾生心起平等,對佛菩薩深心尊敬。修行是時時刻刻的,沒有離開的時候,生命淡如水,在平淡中可以見到自性。我們生活不是自己高興就好,不要造成別人的問題,不讓別人增添煩惱,對待眾生平等慈悲,對佛菩薩深心尊敬,不要學佛一年佛在心中,學佛二年佛在眼前,學佛三年佛在天邊。
4.誓願安樂行:我們要有一個願力,要誓願常行菩薩之道,要懷著大慈大悲之心,讓生命發光發熱,關心別人,去引導拯救苦難的眾生,生生世世皆如此。
(2013/03/08)

〈以待時節因緣〉

以念誦懺悔培養宗教情操,安立於聞思經教慧學中,不求速成,以待時節因緣。
人是有業障的,不要把佛法當知識,修學中你若看不到法喜,沒有擴展胸懷,時間不斷過去,問題會越來越多,更達不到修學的目的。所以要以念誦、懺悔來培養你的宗教情操,提升你的心靈,去除修學的障礙。
同時要安立在聞、思、經教、慧學中,我們多聽聞,多思考,去思考法,思考生活如何契入法,如何讓佛陀的身教、言教,落實在我們的生命中,當你落實,認真過活,你就會感到輕安、法喜,這就是慧,慧學就從這生活的用心與敏銳而來。之後不要求速成,慢慢來,不要急,今生為人必有因,慢慢去修持,天下沒有速成之事,不要急。
最後要等待,要持續努力,等待時節因緣,靜心培養、感受生命、感受佛法、回歸自性,努力展現於生命,並願意承擔。
(2013/03/15)

〈去染成新〉

從自己存在的根源除去污穢,而成為充滿安樂的新自己。
來參加宗教活動的人們,不要只是來求得安慰,來贖罪,而是要從自己存在的根源,除去污穢,去除你真正不好的那一面,而成為充滿安樂法喜的新自己。
你必須去看見你自己的缺點,而後去除它,我們的內心有各種不同的煩惱,有個性的問題,有人生的問題,我們都必須面對,透過宗教的力量,以佛陀的教法來解決問題,要務實去改變,而非打高空的虛無飄渺。
當你落實去改變,從根源去除污穢,你將會成為一個法喜充滿的新自己。
(2013/03/22)

〈慈悲〉

慈悲有三個層次:
1.有眾生做為自己慈悲的對象,這是有主觀的自己,也有被愛與被慈悲的對象,這叫「生緣慈悲」。
2.不計較眾生是誰,心中只有慈悲這種心懷,而作慈悲的工作,不會執著是對誰慈悲,這叫「法緣慈悲」。
3.自然而然對一切眾生做慈悲救濟的工作,心中不會想到有對象,也沒有想到是做了慈悲的工作,這叫「無緣大慈悲」。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就是最高層次的「大慈悲」。
1. 生緣慈悲是有主觀、有客觀的對象、物件。這也是一般人的慈悲心,有自我的想法,會分別、會計較「對誰」才更慈悲、對另一個「誰」就稍微不慈悲的分別,都有個「對象」。通常只對自己的親人好友來慈悲,帶有分別心,我們很難做到不分別,但可以從身邊的人做起,逐漸擴大你的慈悲。
2. 法緣慈悲,「法緣」的「法」--依著世間法、生滅法…,第二個層次就沒有計較對象是誰了,放下我執,不分親疏都能慈悲。
3. 第三個階段是無緣大慈悲,到這層次的慈悲,沒有分別我執、也沒有俱生我執了,「無緣」是看清因緣的法則、也看到不生不滅的法則,不是「沒有緣份」的「無緣」。這樣的慈悲,連「我」都沒有,一切都是自性的展現,一切作為都出自本心,就稱為無緣大慈悲。
我們要檢視自己,是否被外在所局限了,不要把對於親友的我執,誤以為是法,小孩子在小的時候,有權利享受家庭的教育與溫暖,但長大就該放手,而我們卻常常無法放手。但我們也要學習的是面對你的責任,慢慢地去解脫,而非捨棄一切。
請記住:美好的未來一定構築在每一刻的當下。
(2013/03/29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