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共修筆記〈唯識概論〉



◎生命原來是有無限的可能,只是被你局限了,你的生命不應該只被框在小小的地方,你的生命、你的善心要盡可能地無限發揮出來,透過你修學所累積的福德、功德,才能與天地同壽,才能與日月爭輝。 當你明白了這個道理以後,修學這件事情,就不會被你窄化,你也就不會執著在某處。只要你願意,都可以不斷地熏習,改變你的生命。 當你進到了仁光寺,希望你的人生從此是不一樣的,透過熏習法的力量去展現,《唯識學》能開拓你的思維,要去理解它,並且把它活入你的生命裡,這樣讀《唯識學》才會豐富,才會很有趣!
◎歡迎各位菩薩大德於每週五晚上7:30-9:15,參加本寺大悲共修會,遠法師帶領大家一起來學習唯識學,重新思考人生...
仁光寺大悲共修會敬邀,連絡電話:03-5223301

〈唯識概論〉-31:

【唯識思想的目標】
 一、覺悟作為客觀的對象,不存在於精神領域之外。
覺悟不是透過外在的,都在你的精神領域,決定於你的「識」(感知、辨別、知道)。所以,你一定要讓你的精神,保持清明和爽朗。
 二、藉此覺悟,而滅除"視外界事物為實在"主觀的錯誤認識,以及伴隨著這個錯誤認識的種種苦惱(煩惱)。
我們認為"外界是事實"的這一點必須要覺悟,因為真實的是你"心裡面的感受"。例如:我認為我有錢,就會得到快樂。可是,你會發現,很多有錢人,並不快樂。所以,你要覺悟一件事情"對外在事物主觀的認知,認為它是真實的",這件事是錯誤的,必須滅除這個概念。這些被你認知是真實的東西,往往是伴隨著苦惱,而這個苦惱就是煩惱。事實上,根本就沒有外界的東西、沒有外在事物,因為它們都源自於你的內心。因此,夠了就好,如果你不快樂,得到了又有什麼用呢?
 三、令阿賴耶識-自己的根源體-轉換成它應有的本來狀態(轉依=轉所依即阿賴耶識 )
你必須要重新認識你生命的根源,並且把它轉換成,本來應有的狀態。生命裡一定有一個阿賴耶識,當我看一個人很順眼,下一刻看他不順眼,無論感覺是順眼或不順眼、清淨或染污,都是源自於我自己。所以,要讓自己好過,就必須要把你自己「轉凡為聖」、「轉染成淨」,你的人生才會快樂。

〈唯識概論〉-32:

主觀的心理作用、客觀的對象,都是從第八識(阿賴耶識)出來的,所以,我們要「轉凡為聖」、「轉染成淨」。
當不愉快的事情發生的時候,不要先出口,要先檢視自己,重新認識你自己,這個時候,你再回過頭來念佛,力量就會不一樣。

〈唯識概論〉-33:

◎「法」沒有一定的法,世間的事,不要一味的苦苦強求,希望別人配合你。如果你能夠轉一個彎,或許一切都豁然開朗了。現在糾結你的都是小事,不論是孩子、事業、感情乃至一切,都會過去的,有緣自然能夠順遂,沒有緣我們還是放下,靜待時節因緣,唯有「生死」才是大事。
除了面對下一期生命的生跟死之外,世間的事都是過眼雲煙,咬著牙終是會過去的。我們已經很有福報了,雖然疫情很嚴重,但我們還有這個命,能夠在這裡修學,我們要感恩、要歡喜。修學佛法應該是要「體解大道、發無上心」,一切眾生的苦痛,都是我們應該要去感同身受的。

〈唯識概論〉-34:

◎學習佛法不能只有學知識,而少了人的味道、少了修行者的味道。在生活中修行是最難的,因為我們往往把修學套在別人身上,一旦套在自己身上,那就一無所知了。《唯識學》是適合所有人學習的,必須著重於心性,離開了心就沒有意義了~「不識本心,學法無益」。你一定要學習認識你自己,並且要明白,我們生命基本的認識能力,一定要具足「感性、悟性、理性」這三樣,它會決定你未來修學的細緻,而不會走偏掉,你要善巧地去發掘這樣的本性。
 一、要有「感性」:
如果沒有具足生活一切法,就算雙腿一盤,坐到海枯石爛,也悟不到什麼。生命是培育我們最深刻的哲學、是最大的道場。因為生活讓我們猝不及防,我們懷疑過人生、憂鬱焦慮過、徹夜痛苦過;但當一切過了之後,我們仍然要保持這份優雅,繼續闊步前進,這就是感性。它培育我們生命的細緻,如果缺少了感性,就只是做一個粗糙的人。
 二、要有「悟性」:
人有個最重要的悟性~我們如何可以證得「一花一世界,一草一天堂,一葉一如來,一笑一塵緣」呢?為了成就佛道,要先結好的法緣。不是只有在靜坐、念佛、求哀懺悔時,才有這個悟性,而是應該在你擁有這一期生命時,無時無刻去發掘它。
三、要有「理性」:
一切法都必須進行推理、合理邏輯的思惟。
我們所認識的一切現象,事實上並不是事物真實的原貌,因為它已經被我們的主體加工了。當我們的感性、悟性、理性被加工以後,我們認識的一切事物,就都不是真實的,我們所認知的對象,也都不可知。此刻去想一想:你真的了解過你自己嗎?你真的了解你的每一個心情,是在貪念、執念當中嗎?你告訴別人你不在乎,但事實上卻很在乎!你經常活在自我催眠、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中,尤其是宗教,最容易把你們帶進催眠當中!
所以,師父的職責是警醒你,讓你重新認識你自己。如果你都不認識你自己,又怎麼能要求你身旁的人去認識你、理解你呢?人世間許許多多的誤會、悲傷,也就因此而產生了。
那該怎麼辦呢?就是要重新去理好你自己、重新去認識你自己。當你在修學的過程中具足了「感性、悟性、理性」這三樣事情,你的生命至少是向上的、是有質感的,而不是迷迷茫茫的。很可惜的是,現今即便是僧人的世界都是缺乏的。所以,你更要把這三個最基本的入門,放進你的生命裡面,無時無刻的去展現它。

〈唯識概論〉-35:

◎理性世界-我該何去何從?
一切理性被我們所關心的對象,包含你自己,以及外面一切你所感覺到的事,最重要的要回歸下列三項:
一、我能知道什麼?
這一生中,透過從感性世界,到悟性世界,到理性世界,最終是要告訴你,我關心的是"我的這一顆心到底知道什麼?"知道了,會是什麼的相貌?這是未來透過你的修學,自己要去開展的。
二、我應該做什麼?
我的人生,也許因緣不具足,但不要給自己任何理由。要問自己:我應該做什麼?做了,又會怎麼樣?要放下什麼、要拿起什麼? 例如:我應該要出家,出家以後會怎樣?我的生命會不會更飽滿?會不會因此而更有力量?我應該對我的生命珍惜些什麼?如果修學裡面,沒有深刻的去想過,那你修學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?
三、我能希望什麼? 我希望我的人生是什麼?
透由以上三點的理性思惟,你會總結到一件事情,就是"我該何去何從"?事實上,宗教信仰在你生命中的開展,本來就應該是具足生命的美學,如果讓你很粗糙,這樣子的信仰是有問題的。
學習這一切,都是要幫助我們重新認識自己,明白我們生從何來?死從何去?《唯識學》會讓你從中找到答案的,此生如果沒有學《唯識學》,真的會很遺憾。

〈唯識概論〉-36:

◎佛教雖然是對任何本質上的實體都否定,但這個否定,並不代表你從此就沒有心、或是你的心都是槁木死灰,這個否定也不是代表它沒有存在。
在你這一期生命必然經歷過的事情,都可以感受到我們生命的憂悲愁苦,就是突顯到「存在論」,可是存在論並不是真實的人生,我們以為它存在(現象),其實它不是真實的存在(本質)。

〈上、止、正〉
遇到困難時,唯有「上」才能擺脱困境。
遇到煩惱時,懂得「止」才能走得更遠。
人與人最大的不同,不是在於聰慧愚笨、富貴貧賤,而是在於是否有一個「正」確的心態。
人這輩子最好的活法,也就藏在這三個字裡。
(109.8.14共修筆記)


〈唯識概論〉-37:

◎講到感性的世界,那個會哭、會笑、會吃、會喝、會生氣的我,確實「存在」;可是在唯識思想裡,卻否定了這些常識經驗。
我們以為這些都是真實的存在,但事實上,你所看到的都只是表象、是法,當你看到最後的本質、法性的時候,會發現,其實沒有真實的你~這是感性世界。
但如果一開始沒有具足感性的世界,你不懂得噓寒問暖、不懂得感同身受,就直接跳到理性的世界裡,這樣,你會活得很辛苦,會跟這個世界格格不入,因為這個世界有很大一部分是感性的。
而悟性世界是把你所「認識」的對象,要從認識你的心開始,擴大到外面的事物、世界。當你的心美好的時候,「一笑一塵緣」就是悟性的世界。

〈唯識概論〉-38:

◎佛教的真髓是實踐,你必須把你認知到的、感受到的統一起來,之後去實踐它。如果只是講,而不去實踐它、落實它,那麼我們所得到的法,都只是在表皮,少了人味、法味,就沒有意義了。所以,我們很努力的想把我們可以做到的每一件事情,儘可能的去做好,因為實踐論就是在力行。要把我們的心在法義上去力行它、證明它~「一花一世界」、「真空法性如虛空,常住法寶難思議」。
什麼叫做證悟空性?你要力行它,就必須要具足感性丶悟性丶理性,讓你的生命越來越傾向於美好、越來越增長,讓你的精神世界越來越豐富丶越來越好,如此修學下來,你的人生不會不愉快的。進了佛門,不要只想要消災解難,你先去認識你自己,只要能夠認識你自己,消災解難都不是最大的問題。

〈唯識概論〉-39:

◎修學的過程當中,如果我們不肯真實地面對現實,很容易會自我感覺良好;或許你沒有機會去警醒自己、沒有辦法跳脫出來看清自己,就只能自我催眠了。
宗教很容易變成集體催眠,所以,師父的職責是把大家帶到正確思惟的道路上,去喚醒你的內心、修正你自己。當你的心跟你的心所法,相應在法上的時候,你自然就會法喜充滿、自然會發覺到你人生的缺憾去彌補它。希望你們在這裡修學要有耐心,一點一點的薰習下去,這也是從事宗教這件事情應該要有的態度。你要開始在觀察一切法的過程當中,重新去發掘、開展你的生命。



〈唯識概論〉-40:

◎唯識思想從歷史的角度來看,是去探求人類內心的世界。真正學《唯識》的目的,是要從疏離的過程中,重新去面對自己的污穢及清淨,讓我們看清楚自己的心跟這個世界是越來越脫離。現在的你,跟以前你所認知的自己,已經越來越不一樣了,我們在生命的磨練過程當中,常常會不知不覺的迷失自己。
所以,要讓我們重新恢復到質樸、清淨的本質;要從自我存在的過程當中除去污穢,重新找回到這份安樂。
有一天,當你要離開人間的時候,就因為在你的心中有了這份安樂,才會法喜充滿。

〈唯識概論〉-41:

◎在我們的生命中,無時無刻都是在「分別」與「所分別」當中。
「分別」是你的心來分別你的見聞覺知的世界;「所分別」是你的心透過你見聞覺知的世界,再分別出來"這個"跟"那個"。分別與所分別在《唯識學》裡面所講的「心」,就是感覺,但是我們的感覺是不是絕對都如此呢?
我們所認知的這個「心」,幫我們分別;可是它所分別出來的東西,不一定是正確的。就像溫度始終相同的一盆水,會因為我們手的溫度不同,放入水中的感覺就會不同。但是,我們通用是以我們的常識經驗所接觸到的冷熱(外在世界),從我們的角度來判斷,都覺得自己是客觀的;事實上,這個客觀都是與外界環境息息相關。當你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客觀的事物(如:感覺冷熱),把它放到你的心裡面的時候,這個冷熱就只是你的感覺,它是主觀的。
所以,當你開心的時候,你看你家的夫人美極了,當你今天被罵了,你看她會覺得是個黃臉婆。為什麼會有不同呢?這都是跟你自己的「心」有關。

〈唯識概論〉-42:

◎《唯識學》告訴我們:一切存在,都被我們所經驗到、認識到,無論你的情緒、你的喜怒哀樂,都是跟你的「心」有關。
既然跟你的心有關,最終要告訴你~生活要快樂一點,試著讓自己自在一點,否則每天鬱鬱寡歡,會活得很不自在、很辛苦。你要常常覺得自己是一個很幸福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