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共修筆記〈唯識概論〉



◎生命原來是有無限的可能,只是被你局限了,你的生命不應該只被框在小小的地方,你的生命、你的善心要盡可能地無限發揮出來,透過你修學所累積的福德、功德,才能與天地同壽,才能與日月爭輝。 當你明白了這個道理以後,修學這件事情,就不會被你窄化,你也就不會執著在某處。只要你願意,都可以不斷地熏習,改變你的生命。 當你進到了仁光寺,希望你的人生從此是不一樣的,透過熏習法的力量去展現,《唯識學》能開拓你的思維,要去理解它,並且把它活入你的生命裡,這樣讀《唯識學》才會豐富,才會很有趣!
◎歡迎各位菩薩大德於每週五晚上7:30-9:15,參加本寺大悲共修會,遠法師帶領大家一起來學習唯識學,重新思考人生...
仁光寺大悲共修會敬邀,連絡電話:03-5223301

〈唯識概論〉61:

◎唯識學立論,是以萬法唯識,識外無境為宗旨。
「識」是了別丶認知的意思;唯有你對自己心裡面的認知,並沒有真實的外境世界。「境」是指外在的世界;如果你把外境當作是實有的,而有了比較,你就會產生痛苦; 如果你沒有"中樂透"的概念,它跟你就沒有關係;當它跟你有關係時,會讓你的心起伏、纏繞,這樣會活得很辛苦。而「識外無境」就是告訴你:被你覺知到的,只有你自己的內心世界,並沒有外在這件事情。






〈唯識概論〉62:

◎以心識為依歸的「業感緣起」
「業感緣起」是指諸法的緣起是由業力所感召的。善惡的業力感召善惡的果報,此果報名為「業」;也就是說:我造的這個「業」,再次感召的時候,就是「果報」了。而這個果報是"因果相依,循環不盡"的。所以,此刻你的人生不愉快,一定是跟你的過去生有關,因為你的「心」跟這個「業」相應了。
因此,你必須試著重新去檢視你自己,不要讓你的心跟惡業相應了,你要盡量修福、多修善法、多造善業,讓你的「心」往可愛、歡喜的那一面,而不是往討厭、起煩惱的那一面。你的「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」都是一樣的道理,例如:一句惡語,往往在不知不覺當中,就感召了果報。「業感緣起」是很重要的,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,是沒有權利把自己負面的情緒,相等的去對待別人;不可以把你的苦,轉嫁給別人;你的苦,要學習自己去承擔;你也必須要讓你的生命更燦爛,並且能夠去幫助更多的人。

〈唯識概論〉63:

◎唯識的定義
「唯」者,簡別之義,簡別識外無法;簡別認識以外的東西,都不是真實的。
「識」者,了別之義,我人的心識;就是外在沒有實境,你所認知的,都是你自己的心識所展現出來的。《大乘法苑義林章》卷一曰:「識者心也,由心集起綵畫為主之根本,故經曰唯心。」在你的心裡面,可以展現出許許多多的畫面;「識者心也」你看事情是歡樂、是悲哀,看生命是充滿希望,還是沮喪的,都是你自己的心畫出來、顯現出來的。






〈唯識概論〉64:

◎「唯識」跟你的分別、了達有關。例如:這是我的、這不是我的,都是由我們的心,所造作出來的。「分別」和「了達」是兩個概念~我知道、我清楚了,我直通佛性、直指見性,這是「了達」;我的心不斷的在「分別」。讀《唯識》,不能只記得名相,例如:「分別」就是你的、我的;這樣是不夠的,你必須要想像畫面、深刻的認知,這也是你現在要改變的讀書模式。
  我們從小就知道「分別」,在眾生的習性裡不用教,他自然就會開始「分別」。回想過去的你,是不是都在無止境的「分別」當中。讀《唯識》就是要警醒你自己,試想:我們的心,是不是常常有很多的分別比較,而感到失落。在《唯識學》裡會看到:我們不斷地在「分別」、不斷地在「了達」,終有一天,你的「分別」越來越少,「了達」就會越來越清晰了。你一定要從生活中的細節去「分別」,才會看到很多的人性面,所以你需要修學。

〈唯識概論〉65:

◎事實上,我人所謂的「我」,只是四大、五蘊、因緣和合下所生起存在的生命體,並沒有主宰、常住丶恆常而不變異的體性在內,故說「假我」。
既然知道是「假我」,你還有什麼放不下的呢?生活夠用就好,剩下都是多餘的、沒有意義的。你覺得什麼時候才夠用呢?如果夠用了,你更應該珍惜此刻你生命的修學。









〈唯識概論〉66:

◎「無體隨情假」:是世間法,指凡夫所說的我相與法相,是「迷情的妄見」。
-世人說所說的我相、法相,本來是無實體的。但因為世間的人,會隨著自己的迷情,把它們執著為實有;所以我會悲傷、想哭。這在真理上說,完全是假的;但隨順人們的情執,加上我相、法相的假名而已。










〈唯識概論〉67:

◎「有體施設假」:是出世間法,指聖教所說的我相與法相,是「聖者的假設」。 -聖教中所說的我相、法相,是「真如法性」,是普遍於一切法上,它是有體性的。
-「真如法性」是沒有名字的,假為施設給它加上我相、法相種種名稱,但名稱並不能詮釋及表達真如法性。只不過為了方便言說,假為施設種種名字。
-這個「真如法性」不是用語言可以表達的,為了要讓你明白,所以用語言來表達它,所以只是假設說出來的名字,沒有一個真實的,是為了方便讓我弘揚教法而假設說有。

〈唯識概論〉68:

◎一切的感受,都是依著你的內心世界所展現的,離開了內心世界,就沒有意義了。 如果你誦經的目的,只是為了增加遍數,當一切都只變成一個數字概念的時候,那還有什麼意義呢? 如果點燈、掃墓都是在家裡按一下按鈕就完成了,也就沒有宗教的情操了。 我們學佛不能只學到外相上,要學到精隨才行。




〈唯識概論〉69:

◎最終你進了這個門,如果只有陪伴、沒有佛法,那與世間的社團就沒有兩樣了。例如:老菩薩學苑的第一炷香,念念《金剛經》、〈普門品〉,在第二炷香時,才開始進行各項的活動,這是為了要幫助凡夫 "斷迷情而得聖智 "。這也就是我們寺院,對於老菩薩的養護,與其它地方最大的不同;因為這裡有「法」,才更突顯了宗教最終的價值 。
所以你來到寺院裡用功,靜靜地念佛 、掃地、做活 、喝杯茶、抄經等,對法的感覺會比你待在家裡面要更為深刻。我們這幾年在佛學基礎上一點一滴的建立,在不知不覺當中,一定會使你"斷迷情而得聖智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