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共修筆記〈維摩詰經講記〉

香積佛品第十 -6

【香積如來,以眾香缽,盛滿香飯,與化菩薩。】
◎ 平常我們燒香拜佛都是有求法,而真正要「求」的是修學佛法的「增益功德」~也就是增加自己修學佛法的信心與功德力。
◎ 只要是對待眾生有益的的事情,都要願意去做。廣做各種佛事,不單只有法會、救濟,還包含傳播「法」。因為一切善法的最終目的,都是導入正法,讓法可以永續。
◎ 當我只想要一口飯,而佛給我的卻是滿滿的、飽滿的。
渡化眾生時,要注意小細節、要有同理心、要給予眾生滿滿的,不要小氣、不要高高在上、不要逢人說教~如果自己高高在上,就無法真正的去感受;要把自己放低一點,聽聽別人的想法,慢慢地彼此的關係就會緩和。
【十方國土,皆如虛空;又諸佛為欲化諸樂小法者,不盡現其清淨土。】
◎ 釋迦摩尼佛在娑婆世界善巧度化眾生,並沒有盡他的生命,去展現清淨的佛土,十方國土皆如虛空,一切法皆是如此。所以,仁光寺就是一個清靜的地方,我們不要看輕任何一個人、不要批判、不要譏嫌別人,或許每個人都有小小的缺點,但一定有他的優點,只是你沒有發掘而已。

香積佛品第十 -7

【如來甘露味飯,大悲所薰,無以限意食之。】
【勿以聲聞小德小智,稱量如來無量福慧。】
很認真的去做好每一件事情,法力就會無邊。千萬不要看輕自己,當我做香積時,將所有修慈悲喜捨的功德力,都在這碗香積飯上,這樣就能將這個香味傳播到更遠的地方。
◎ 我們的香積和如來的香積,差別在大悲功德力,千萬不能用小氣量來衡量,也不要用你的見聞覺知來看這個世界、看他人的美意,這樣會無福消受。
◎ 如果能透過大悲的薰習,這樣你所享用的這碗飯就是佛的香積飯。這一餐是佛菩薩、眾師兄們共同的布施,裡面有多少的和汗水及慈悲喜捨。不要小看它、要珍惜它,要歡喜的去受用,否則最後將會無福消受。
【無盡戒、定、慧、解脫、解脫知見功德具足者所食之餘,終不可盡。】
◎ 修學是很辛苦的,但佛也曾經跟我們一樣,從娑婆世界、從無限的生命去累積福德資糧。比起佛的無量功德,我們差的很遠很遠。所以,要向佛看齊,要虛心的修學~如果能這樣想,人生就不會覺得很辛苦,過程中會很歡喜,這樣人生會很開闊、很美好。

香積佛品第十 -8

◎ 有機會去累積福德的時候,不要說:我不會、我做不到。你可以告訴自己:我隨分隨力做。做了!就有機會;做了!自然就會累積福德資糧。你發的願越大、做的越紮實,功德也就越大。人生不可能都是順遂的,要勇敢;只要有這個願力,真的是為了眾生~有願必成。
【無論何時何地,都能感受到生命無限的美好。】
◎ 我們在染污的世界積習已久,更應該要訓練自己隨時隨地都能輕安、快樂;否則,即使香積佛給你無上美味的食物,都還是嫌東嫌西、無福消受。
◎ 生命有無限的可能,是我們自己把自己侷限住了,試著把你的心打開,更開闊地去感受世界的脈動、生命的脈動,發現生命無限的美好。







香積佛品第十 -9

一、感官所經驗到的對象,是雜亂無章的資料,經過人的主體認知條件加以掌握,才有可能被我們認識。
二、人類所認識到的現象,事實上並非事物的原貌,因為現象已經經過認知主體條件的"加工",所以現象並不等於自身,而物自身是不可知的。
「香積如來以何說法?」
我土如來,無文字說,但以眾香,令諸天人,得入律行。
「今世尊釋迦摩尼,以何說法?」
此土眾生,剛強難化,故以一切苦切之言,乃可入律。

【感官所經驗到的對象,是雜亂無章的資料,經過人的主體認知條件加以掌握,才有可能被我們認識。】
◎ 唯識學跟哲學、心理學是相關的,它離不開我們的生命。宗教不是只有業、不是只有告訴別人要念佛、要靜坐,卻沒有告訴他如何去思惟。而唯識學的開展,就是要幫助你去思惟,訓練不同的感官、不同的心性,這是佛學裡面很基本的,而被你忽略了。
◎ 我們每一天見聞覺知所感受到的喜怒哀樂,如果沒有透過你心性的重新思惟整理過,是沒有辦法真正的認識及掌控,也不會成為你的。例如:當下的一剎那,你感覺到有道理,但如果沒有進一步的去思惟它,就不能化成你的知識領域或語言,你就只能像鸚鵡學說話一樣,一遍又一遍的重複,但終究不是你的。
◎ 每個人的主體認知不一樣,透過經驗所傳播的知識也不一樣,能掌控的也就不會相同,也因此,會衍生出各別的人生哲學。所以,當你發現彼此沒有交集的時候,人與人之間的誤會就此展開,這時最好的方法,就是學習放下。

香積佛品第十 -10

【人類所認識到的現象,事實上並非事物的原貌,因為現象已經經過認知主體條件的"加工",所以現象並不等於自身,而物自身是不可知的。】
◎ 你真的了解你的孩子嗎?跟你生活一輩子的人,可能你都不是真正的了解。 從修學的角度來看,你根本就不可能真正的認識一個人、了解一個人。因為你的感官覺知所認識到的人、事、物,都是透過你主體認知的加工,都是你所想的,並不是真正的他,並不是事物本身原來的相貌。
◎ 被你主體認知所加工過的東西,是沒有辦法還原自身的,而這個不可知的自身,就是因緣法則。在生活中,因為你的加工,使得彼此疏遠了都不知道。當你加工越多,離真正的本質就愈來愈遙遠~這就是生命的相貌。所以,經過你加工後的認知,試著不要灌在別人的身上,因為這會有更大的摩擦。
◎ 為什麼某些人會有這麼多的是非?他自己真的也不知道。因為他內心的加工就是如此~這是他的習氣。每一個人對於事物的要求及認知不一樣,才會公說公有理、婆說婆有理,或許在他講過之後就忘了,結果你還很在意。為了他人的一句話而耿耿於懷~很笨,對嗎?
◎ 人很容易陷入迷思,不要在當中打轉,要跳脫出來。透過唯識學抽絲剝繭的重新檢視自己,你才有辦法真正的認識、了解自己,否則你也只是在加工而已,不是真正的認識那個原來的你、真實的你。
◎ 人生要找到相契合、相知相伴、真正支持你的人,其實是非常難的。所以,當我們有緣,要珍惜!碰到跟你不相應的人,要釋懷、要祝福!找到相應的人好好的用功,這樣的人生才會快活。

香積佛品第十 -11

【香積如來以何說法?我土如來,無文字說,但以眾香,令諸天人,得入律行。】
◎ 天下沒有不可能的事,只有被我們自己的感官所局限了,修學永遠都不要告訴自己「我就是這樣子」,這樣草率的過生活,一定不會進步。也不要覺得「我很優秀」,因為放眼全世界,會發現自己太微不足道了;再跟盡虛空遍法界比起來,渺如滄海一粟。所以,我們的學習,永遠都不要停滯。
◎ 修學本來就是要訓練我們的見聞覺知,以及眼耳鼻舌身的敏銳。當你的主體認知越龐大,心性就越寬廣,你所薰習的、所能接受的就會越不一樣。透過你心性的開闊,去欣賞不同的人,去感受眾生的苦、眾生的喜悅,去感受佛的無盡藏。
【今世尊釋迦摩尼,以何說法?此土眾生,剛強難化,故以一切苦切之言,乃可入律。】
◎ 娑婆世界的眾生,如此剛強難化,因此,釋迦牟尼佛費盡了苦心,用種種剛硬懇切的語言,都是為了使眾生能夠走上修學成佛之道。
-我們這一生很容易碰到三塗(火塗、刀塗、血塗),所以自己要多用功、多誦經背經、多念佛號,藉由佛的他力,在法會的最後一天,回向給累世冤親。
-「八難」是很難修行的,包括地獄、餓鬼、畜生、長壽天、世智辯聰、邊地(沒有佛學的地方)、盲啞、生在佛前佛後~這些都要遠離。
-有時候你覺得你在詮釋自己,其實你在製造是非、是「兩舌」的業,你可能都不知道。加上特別愛聽、愛說沒有意義的「綺語」,這些都是不好的。


香積佛品第十 -12

-你的信仰裡面,千萬不要落入「邪見」,邪知邪見一堆,最後會落入「邪見報」就太可惜了。
-當別人成功了,你不要怨;當別人有錢,你仍在貧困中,你不要怨~因為你曾經「懈怠」了。不要給自己任何懈怠的理由,這是在浪費你的生命;每個人即便是悠哉的過生活,都要積極,不可以懈怠。
-長期的亂吃藥,會使頭腦昏昏沉沉的,吃久了,也會容易得阿茲海默症及老人痴呆症等的「愚癡報」。
-世間事要懂得去看待,太多不是用你的常識、經驗可以去思惟的。如果你覺得你現在的人生過得並不好,換一個角度來想,是讓你少掉了一些修道的「障礙」,會讓你更精進。假設你現在的家庭有問題,不要太難過,也許這是你的福報,因為障礙沒有了。假設你生病了,或許能逼著你去重新思考人生。
如果你進了這個門,只想聽好聽的,這有什麼意義呢?當你碰到問題時,要學習聽不同的語言,讓你的生命有不同的啟發,透過你生命的專注去感受、去調伏你的心,這才是修學的目的。

香積佛品第十 -13

花朵開放時,花蕾消逝,人們會說花蕾是被花朵否定的; 而結出果實時,花朵又被認為是一種虛假的存在形式… 雖然它們互不相容,但是它們在有機統一體中,並不互相牴觸, 而且彼此都是必要的,也正是如此,才構成整體的生命。 現實不僅只是結果或目的,而是結果連同整個產生的過程。(黑格爾)
「今世尊釋迦摩尼,以何說法?」
此土眾生,剛強難化,故以一切苦切之言,乃可入律。
。世尊釋迦牟尼佛隱其無量自在之力,乃以貧所樂法,度脫眾生。
。此土菩薩,於諸眾生,大悲堅固。然其一世饒益眾生,多於彼國百千劫行。
。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,諸餘淨土之所無有。
。菩薩成就八法,於此世界行無瘡疣,生於淨土。
【現實不僅只是結果或目的,而是結果連同整個產生的過程。】
◎ 人生會經過無數的憂悲愁苦,這都是構成生命整體本來就具備的,少了一個經歷都很可惜。所以,我們要看待每一個過程,而不是等待一個結果。當我們面對困境時,不要沮喪、不要一直重複人生的問題,要勇敢的往前,接受它、面對它。

香積佛品第十 -14

◎ 當構成生命的一切都很圓滿時,你會發現少了悲憫之心,就像香國世界的菩薩來到凡間,所看到凡間是污穢的。生命也因此出現了許多的缺憾,當我們處在缺憾之中,更要不斷地努力、增長,培育我們的智慧與慈悲之心。
◎ 在一生中,現實所面對的一切法,包含所經歷的快樂、痛苦以及生命的悲歡離合,只要出自於你的感受,它都不是一個結果,而是一個生命的過程,直到你成佛為止。所以,做任何一件事情,不要小看每一個過程,要訓練自己把每一個過程都做好,這一生才會歡歡喜喜、才會有真正的圓滿。
◎ 很多人無論在做事、感情、說話…一切的展現都是草率的~這樣很不好。因為所有的草率就是過程,草率的過程就會造成草率的結果,又會造成下一件事情、下一世的草率。因此,要認真!不要重複人生的問題;要珍惜!沒有誰可以浪費誰的時間,更沒有誰能浪費自己的時間。要把法用在自己的生命裡面,讓它發光發熱,這樣的修學就有意義了。
◎ 宗教它涵蓋了一切哲學思維的開展。所以,當你在讀經書、唱誦的時候,不要急!要細細的去品味它、去感受它。